究其核心,还是因为关键技术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企业无法解决硅料的稀缺问题,只能被动接受原料上涨,需要靠长期协议来平摊风险。
2013 年成为了全球单晶硅片出货量第一的光伏企业。并开始向产业链下游电池、组件环节延伸,直接面向终端电站客户,推广单晶产品。
2019 年,隆基联合连城数控,研发制造了第一代 1600mm 炉膛内径单晶炉,让大热场、大装料量、更宽的工艺窗口与高拉速等一些列因素结合,进一步提升了直拉法单晶生长的生产效率和产量,不但在单多晶对决方面大幅扩大了对多晶的优势,也在单晶领域一骑绝尘,进一步夯实了霸主地位。隆基预计用两年时间实现低成本突破在充分发展了很多年的硅片端,其降本增效已经难有颠覆性技术的前提下,隆基认为降本增效的主航道已经逐渐过渡到电池和组件环节,特别是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环节。2013 年成为了全球单晶硅片出货量第一的光伏企业。企业如不能掌控自己的现金流,一如人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情绪。
2014 年 11 月,隆基出资 4609.55 万元收购了浙江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85% 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紧接着,美国反规避法案、IRA 法案,对美控制以外的光伏供应链环节形成制约、力推本土化。硅片坩埚用高纯石英砂光伏原料带来的供给新瓶颈不仅体现在多晶硅环节。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产能集中,在未来激烈的价格竞争下,将成为企业坚实护城墙还是沉重的包袱呢?。以上扩产大军中,一部分企业出于保障原材料供应的考虑外;在对全产业链投资的企业中,也有部分企业因地方政府很难单独审批无下游转化的工业硅扩产项目,因此选择投资光伏全产业链。硅料生产成本综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预测,若2022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为210GW,光伏对应工业硅需求为88万吨,就工业硅270万吨的预计总产量来看,总的工业硅缺口达30万吨;若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240GW,预计整个工业硅供应缺口约达70万吨。然而,随着新、老企业的加速投产,硅料产能正逐步释放,供给瓶颈逐渐向上游工业硅转移。
对应到供给端,考虑产能爬坡18月以上,短期供需短缺难改善。从投资企业来看,不仅有特变、协鑫、大全等多晶硅龙头企业,也不乏如合盛硅业、东方希望等跨界而来的各环节龙头企业,甚至还有陕煤集团这样实力雄厚的国企。
目前,国内主要坩锅企业有江阴龙源、宁夏晶隆、欧晶科技、阳光硅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而当优质稀缺资源撞上光伏玻璃激进扩产潮,供需趋紧趋势下,价格一涨再涨。对于依赖于规模效应,比拼成本的光伏玻璃行业来说,优质、低价、稳定的原料供应将成为牵制光伏玻璃企业未来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今年3月,江华品石英新增2条生产线,进一步提升产能。
在此趋势之下,龙头硅片企业则纷纷通过锁定与供应企业紧密的合作关系,保证坩锅供应。光伏产能的快速扩张,正推动产业链供给瓶颈加速向上游切换。值得关注的是,在TCL中环的加持下,欧晶科技近期即将登陆A股资本市场,成为石英坩埚第一股。旗滨集团2021年在湖南资兴建设年产57.6万吨的超白石英砂生产基地;2022年3月在马来西亚沙巴州建设年产120万吨超白石英砂矿产线,总投资8.5亿;4月,在云南昭通投资10.8亿元建设光伏玻璃配套石英砂生产基地。
海螺水泥在安徽凤阳县投建光伏产业园,计划投资包括石英岩矿山和深加工、光伏玻璃生产、光伏组件、太阳能发电等,打通产业链。据机构测算,2022年~2024年,全球光伏坩埚原料高纯石英砂需求量分别为6.75万吨、8.96万吨、11.00万吨,供需缺口将分别达到0.45万吨、1.36万吨、2.05万吨。
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自去年以来硅料企业已在上游领域规划了259.5万吨工业硅产能。阳光硅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当下,向上游拓展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工业硅作为当前光伏供应链矛盾最突出的环节,硅料价格是市场最关心的热点之一。目前,全球高纯石英原料矿资源高度集中且极为稀缺,能够批量供应高等级太阳能用高纯石英砂的企业主要以尤尼明、TQC、石英股份等为主。作为光伏产业链的三个重要环节,多晶硅、硅片、光伏玻璃源头都是硅,伴随三个环节产能的高速扩张,对上游硅材料需求大幅提升。作为硅石矿的一种,高纯石英砂是生产硅片坩锅的主要原料。数据显示,安徽省低铁石英原矿平均含税价格从2020年的160元/吨上升至2021年的200元/吨,增幅达25%。
此矿资源储量玻璃用石英岩矿累计查明3091.91万吨,夹石及剥离物累计查明406.10万立方米,设计开采规模为200万吨/年。宁夏晶隆石英是隆基绿能的石英坩埚供应商,此外丽江华品石英制品有限公司也是隆基单晶硅棒项目的配套企业,生产的石英坩埚直接供给隆基用于拉制单晶硅棒。
今年7月,光伏玻璃龙头福莱特以最高报价33.8亿元,竞得安徽省凤阳县灵山-木屐山矿区新13号段玻璃用石英岩矿24年的采矿权,此矿区的玻璃用石英岩矿资源量达11700.5万吨。与此同时,进口高纯石英砂价格也从年初4万元/吨飞涨至6万元/吨,涨幅高达50%,被市场认为是光伏产业链下一个卡脖环节。
同月,南玻A合资公司参与安徽省凤阳县灵山-木屐山矿区新16号段玻璃用石英岩矿采矿权竞拍,以9.3亿元竞得15年(含基建期6个月)采矿权。6月中下旬,安彩高科发布公告称,收购景陆松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长治市正庆合矿业有限公司的控股权及该公司采矿区域内相关资产
这也意味着,国内光伏业一方面对外在摊牌,但另一方面对内也有必要开启新一轮的洗牌。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初步统计,2021年初至2022年6月,中国光伏扩产项目超过300个。其中原因根源在于:国内光伏产业受制于周期性波动和政策补贴退坡的扰动,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市场经济锤炼,要长期称雄世界,至少必须要经过国内市场化的洗牌攘外必先安内。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底,中国有49.62万家光伏相关企业,今年前8月新增光伏相关企业达9.15万家,同比增长超过45%。
但历经野蛮成长后,国内的光伏产业受困于多重因素影响,其实已到了摊牌、洗牌时刻。如今中国的光伏产业正处于由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发展,由拼规模、拼速度、拼价格向拼质量、拼技术、拼效益,由补贴依赖向逐渐实现平价,由国内自嗨到深入参与国际竞争的新阶段。
然而,在巨大成绩的背后,是盲目扩张和产能过剩。大量光伏项目一拥而上。
2020年,可统计的光伏产能投资为4000亿,2021年超过了8000亿,2022年至今的产能投资已超过7000亿。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亿千瓦,连续7年稳居全球首位。
自2001年无锡尚德成立开始,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三场大洗牌后,形成了一条分工明细的强大供应链体系,并雄冠全球。未来,中国光伏产业如何发展?福卡智库内部报告《光伏产业成人礼摊牌与洗牌》分析指出认为,对中国而言,在穿越大风大浪后,至少掌握了三张王牌:价格牌,市场牌,时势牌其中原因根源在于:国内光伏产业受制于周期性波动和政策补贴退坡的扰动,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市场经济锤炼,要长期称雄世界,至少必须要经过国内市场化的洗牌攘外必先安内。大量光伏项目一拥而上。
但历经野蛮成长后,国内的光伏产业受困于多重因素影响,其实已到了摊牌、洗牌时刻。如今中国的光伏产业正处于由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发展,由拼规模、拼速度、拼价格向拼质量、拼技术、拼效益,由补贴依赖向逐渐实现平价,由国内自嗨到深入参与国际竞争的新阶段。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初步统计,2021年初至2022年6月,中国光伏扩产项目超过300个。2020年,可统计的光伏产能投资为4000亿,2021年超过了8000亿,2022年至今的产能投资已超过7000亿。
这也意味着,国内光伏业一方面对外在摊牌,但另一方面对内也有必要开启新一轮的洗牌。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亿千瓦,连续7年稳居全球首位。
本文由有来有往网发布,不代表有来有往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hdg8u.scrbblr.org/6ej3x/4821.html